“种出来的新鲜花生,只要拿到天姥炒货厂,就可以换到钱,既不用自己加工,也不怕花生销售不出去。”看着眼前的花生地,农户吕益兴期待地说。
上述模式的创立离不开新昌乡贤石谓明。年过半百的他是乡亲们眼中的“花生乡贤”,当前正携手7个乡村、数百名农户共同打造“小京生”“共富田”。
新昌地处长三角南翼,八山半水分半田,是典型的山区县。“小京生”作为新昌特产,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其果形细长、壳薄光泽、香而带甜,深受民众喜爱,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“金果果”。
据了解,吕益兴所说的天姥炒货厂是当地加工“小京生”规模较大的乡贤企业,每年该厂花生销售达到60多万斤。几年前,天姥炒货厂还投资100多万元引进了一条全自动流水线。
石谓明是天姥炒货厂的创建人,做大做强该厂的同时,他还想着如何在通往共同富裕的路上,带动村民一起富起来。
十多年来,通过“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石谓明收购城南乡及周边乡镇农户的“小京生”,不仅解决了合作社花生种植基地的问题,还缓解了农户花生销售难的困境。
今年4月初,在城南乡党委、政府牵线下,天姥炒货厂又与城南乡韩妃村、下洲村等7个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,通过“企业+村+农户”模式共流转250余亩集体土地,石谓明负责种子发放、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。
石谓明算了一笔账:在250亩土地上种植花生,按亩产200公斤计算,全年能收获5万公斤。有些村民没种过“小京生”,担心没销路,天姥炒货厂就以每公斤30元的保底价进行收购。
如此一来,每亩花生至少收益6000元,今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50万元的增收。
共同富裕是民众的共同期盼。针对乡村低保户、低保边缘户,石谓明则通过当地“乡理乡亲”服务集市发布招聘信息,聘请上述村民参与基地管理,带领乡亲们叩响共同富裕之门。
天蒙蒙亮,城南乡大潘村村民吕品桃就和其他5名低保户一起,在该村30亩花生种植基地上浇水、施肥,技术员在旁边指导。
“以前,我们靠低保补助过日子。现在村里有了花生地,我们参与管理,一天能有80元到100元的收入。”吕品桃说。
在石谓明的号召下,天姥炒货厂累计雇佣低保户、低保边缘户等低收入农户191人,按每亩1500元保底发放给农户,每年可为农户带来37.5万元的收益。
“村集体盘活了闲置土地、农户赚到了钱、企业也有盈利,三方达到共富共赢。”石谓明称,他计划明年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,带动更多村民一起种植“小京生”,既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,也让“小京生”走进千家万户。